2016年《石鼓牌》酥薄月第四屆文化節征文活動優秀作品
時間 : 2016年09月20日 16:15:40 瀏覽量 : 1581
石鼓酥薄月,愛始終如一
中秋節的由來,與唐玄宗游月宮的浪漫傳說息息相關:相傳某年八月十五之夜,唐玄宗在宮中祭月時隨侍道人作法,將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銀橋后,步入月宮。但見門樓匾額上書“廣寒清虛之府”,門口的高大桂樹下白兔正在搗藥,宮內嫦娥諸仙女在悠揚的樂曲伴奏下,翩翩起舞。玄宗從月宮歸來后,命人整理出暗自記下的舞曲,命名為《霓裳羽衣曲》。月宮之所以稱“廣寒宮”,也與此傳說有關。
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,為軍隊的祝捷食品。唐高祖年間,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,八月十五凱旋而歸。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。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,拿出圓餅,笑指空中明說:“應將胡餅邀蟾蜍?!闭f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品嘗,從此就有了中秋吃餅食的習俗。 每年的中秋月圓之夜,親人朋友團聚一堂,同吃月餅、共賞明月。而石鼓牌酥薄月,真正是于平凡之處見真章,包裝簡約又美觀大方,精美而不失典雅端莊。今年又將到中秋,再次品嘗酥薄月,卻是對爺爺奶奶油燈下的深深思念,是那艱苦歲月里的樸實和溫馨!遙望中天,月明星輝,我把一塊塊精致的月餅,切成一小塊一小塊,奉上給爺爺和奶奶,把爺爺最喜歡的湖芝酒滿上,仿佛看到爺爺豪飲的大笑聲里,充滿的是愜意瀟灑。奶奶喜歡豬油月,以前條件艱苦,糧油供應不充足,難得吃到一回,現在基本也沒有廠家在做,也只有到中秋看到南北特的豬油月我會立刻購買,奶奶每次打開包裝紙,就看到躺著一塊餅,用白色的防水蠟紙包著,拿到手里沉沉的,很有質感,然后小心翼翼的揭開蠟紙,先是左右打開,然后上下打開,然后分開了全部的紙——白白的餅出現了,外面裹著層層白色面皮,總會掉幾塊到蠟紙上——沒
關系最后她都是把紙卷一下面皮都倒進嘴里絕舍不得浪費一點。美好的記憶需要用愛去創造,就像承載著親情的石鼓酥薄月給我聊以慰藉的回憶。
中秋,是中華文化永恒的話題,是亙古未老的綿綿親情的重溫,是“孤燈不眠愁欲絕,卷帷望月空長嘆”的銘心刻骨的思念,花開花落,云斂云飛,對你的愛卻始終如一,石鼓牌酥薄月!